2016年达到6万亿元、2017年突破8万亿元、2018年达到9.4万亿元、2019年上半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四川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连续跨越台阶,国企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2019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58.7%,每百元收入支付成本费用同比下降0.1元,平均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四川国企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
到2022年力争国企资产总额突破13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2.1万亿元,利润总额突破750亿元,培育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以上……
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四川国企改革发展开启了新的征程。
深化改革:敢为天下先
“敢为天下先”是四川人的个性,也是四川国企改革进程的写照。在试点中探索、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四川国企改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1978年,四川省率先在宁江机床厂、四川化工厂等6个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工业企业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拉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成为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乃至经济体制改革起步的标志。1980年,我国第一家经地方政府批准成立的股份合作公司——四川蜀都股份公司成立,标志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宜宾率先打破“禁区”,从企业产权制度着手,探索出“国家转让产权,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职工持股经营”的国企改革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继续发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坚持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聚焦重点难点任务,在全国率先实施了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政策举措,重点企业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走出了一条符合四川省情的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路子。
以顶层设计为牵引,四川省在全国较早出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并配套制定了落实董事会选人用人职权、混改等专项改革方案,形成国资国企改革“1+31”政策体系,搭建起四川国资国企改革的四梁八柱,有效推进了四川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制度建设。
以重组整合为抓手,四川着力打造大企业大集团,营业收入上百亿元的企业由2012年底的8户增长到32户,五粮液等7户国企入围“中国企业500强”。
以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为核心,四川基本完成省属国企三项制度改革。四川长虹、四川能投等5户企业面向全国市场化招聘总经理或整体市场化选聘经理层。
此外,按照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四川积极推进“双百行动”综合性改革,6家入选企业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市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企业活力明显提升,运行机制更加灵活,经营业绩明显改善。通过“双百行动”综合改革,2018年商投集团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6.48亿元、利润1.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3%、27%;川航集团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利润总额1.5亿元;交投实业实现营业收入89.14亿元、利润总额2.06亿元;成都产业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实现利润10.6亿元;九洲导航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2亿元,利润总额128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4月,四川国企改革ETF基金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基金首发规模约60亿元,这是继上海、北京之后全国第三只、中西部第一只国企改革ETF。“这是深化新形势下‘国资改革+金融创新’的大胆探索,是四川省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事件,也是‘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进程中的标志性工程,意义重大。”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表示,下一步四川省将持续提升国有资本资产证券化水平,推进四川国企改革ETF基金二期发行工作,同时加大与各市场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入川。
“四川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发源地,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具有四川特点的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之路,打造了‘四川样板’、贡献了‘四川智慧’。”徐进表示,四川国资国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正确方向,着力从政府宏观管理体制、企业微观经营机制两个层面同时发力,革新求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质增效
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四川国资国企迅速发展壮大,2018年四川全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在2017年突破8万亿元的基础上再上一个万亿元台阶、达到9.4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截至2019年6月底,四川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已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24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249亿元、利润总额5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19.1%、44.7%。
与此同时,四川国企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四川国企经济运行呈现“四增两降”特点,即资产增、收入增、利润增、投资增,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额375亿元,同比增长58.7%;成本降,每百元收入支付成本费用同比下降0.1元,负债率降,平均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0.22个百分点。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四川国企聚焦省“5+1”现代产业体系(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制定出台了《关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国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工程建设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响当当的“中国名片”。
徐进认为,四川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坚定市场化方向,在改革攻坚中推动高质量发展,主要是在推进“四化”上下功夫,即推进产权机构多元化、法人治理规范化、选人用人市场化、激励约束市场化。二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在转型升级中驱动高质量发展。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围绕提质增效推进稳健发展,围绕产业升级推进转型发展,围绕动能转换推进创新发展,围绕深化合作推进开放发展。三是突出法治化监管,在放管结合中促进高质量发展,始终坚持找准职能定位,积极主动、依法有效履行出资人职责。四是推进高质量党建,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保障高质量发展。
同时,四川国企持续推进创新发展,四川省属国企累计设立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国有企业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6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6个,承担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40个,组建产业技术联盟60个。四川省还设立了全国首个省级国企电商联盟,积极布局5G、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等新兴产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合作共赢:不断增强国有资本活力
合作共赢,是四川国企发展的又一大特点。推动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保持紧密合作、推进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四川国企在发展进程中,秉承开放思维,通过合作共赢,不断增强国有资本活力。
据了解,目前中央企业在川设立各级企业1800余家,资产总额超过3万亿元。长期以来,中央企业与四川省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川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合作范围不断拓宽。截至2019年6月末,纳入四川省国资委快报统计范围的67户中央在川企业资产总额2.48万亿元、所有者权益1.0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547亿元、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3.9%、11.3%、87.8%,企业生产经营呈现出良好态势。
为切实做好中央企业在川发展协调服务,推进中央在川企业和地方政府、地方国有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央地合作深入发展,四川省国资委近日出台了《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建立完善央地合作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主要体现了三大特点:一是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工作推进机制和联络机制,强化对中央企业在川发展的协调服务;二是积极搭建多项央地合作对接平台,推动央地国有企业提升合作水平,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三是突出全省国资国企整体发展理念,通过深入开展央地合作促进全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四川坚持把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积极引入外资、民营资本等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截至2018年底,四川省混合面超40%,省属登记的1112户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有583户。
7月16日,四川省179个国企拟混改项目通过“国企混改项目信息发布平台”进行线上线下集中推介,涉及该省各级各类国有企业110户、资产总额超过3200亿元、拟引入社会资本超过430亿元。这是截至目前地方推进混改工作涉及项目数量最多、引资额度最高、涉及资产规模最大的一次推介会,标志着四川国企混改由实验探索阶段迈入全面深入实施阶段。
徐进表示,未来四川省将继续通过政策引导,让混改各方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找到共同发展的契合点,按照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的原则,不急于求成、不设时间表,对拟混改企业,采取“成熟一家推行一家”的模式,在更广泛的企业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鼓励企业“走出去”,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是四川国资国企发展的重要抓手。多年来,在川央企和四川省属国企在海外创造了多项“第一”和“之最”——贯穿东非和中南非的坦赞铁路、东非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东非最大的水电站、非洲最大的风力发电站、中国高铁“走出去”第一单“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目前,四川国企海外项目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总投资额突破1270亿美元。
开启新征程: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到2022年,力争全省国企资产总额突破13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2.1万亿元,利润总额突破750亿元。培育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500强企业10家以上……
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面对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四川国企的改革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对于未来四川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徐进认为主要是要扎实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把服务全省发展大局、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作为重要抓手。紧扣“5+1”产业体系,大力实施国企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有效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是坚持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作为核心任务。大力推进规范董事会建设,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真正建立起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三是坚持把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积极引入外资、民营资本等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到2022年,二级及以下企业混改面达60%以上。实施上市企业培育计划,到2020年,力争省属企业资产证券化率达30%以上。
四是坚持把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重要目标。突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形成监管合力,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五是坚持把扩大开放强化合作作为有力举措。深入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部署,深化与央企合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动国际化经营水平上新台阶。
六是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作为根本保证。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
“未来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将继续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登。”徐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