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点高质量谋划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其目标是到2022年发展成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粤港澳合作更加深入广泛,区域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充沛、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对标纽约、旧金山和东京这世界著名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有其独到的先天和后发优势。但与世界成熟湾区所处时代、区域、政治社会背景有所不同,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的环境下,面临着产能过剩、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平衡不匹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
瞄准国际一流湾区目标扬长避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亟待探索形成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央企业作为踊跃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排头兵、主力军,无疑在经验探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先天优势不逊三大湾区
湾区经济是以海港为依托、以湾区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发展形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形态,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突出优点。许多地区凭借各种有利的海湾资源条件,打造出很多著名的湾区,如美国的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日本的东京湾区等等。
纵向对比发现,世界三大湾区均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因此吸引了众多人口和产业集聚。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同样有着不逊色于国际三大湾区的先天优势。
具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南海,是距离南海最近的经济发达地区,是中国经略南海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粤港澳大湾区临近全球第一黄金航道,是太平洋和印度洋航运要冲,是东南亚乃至世界的重要交通枢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我国与海丝沿线国家海上往来距离最近的经济发达区域。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要全面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积极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相对接,导入更多的国家发展功能,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巨型门户枢纽,联手助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构建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
因独特的区位优势,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水平领先。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拥有高度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以及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作用不断强化,多元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彰显。珠三角九市是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全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特色产业方面,目前GDP总值最高的东京湾区主攻高端制造业,纽约湾区则发力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及总部经济,人均GDP最高的旧金山湾区拥有科技创新中心硅谷。
清楚把握自身产业优势,是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在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研究报告(之一)》中,明确提出“大湾区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港澳地区现代服务业占主导,金融、医疗、旅游、贸易、物流、法律、会计、商业管理、餐饮、博彩等行业发达。内地9市产业体系比较完备,制造业基础雄厚,是‘世界工厂’,且正在向先进制造业升级,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金融、信息、物流、商务、科技等高端服务业发展较快,已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体系。”
因此,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副院长、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更为完备,后发优势显著。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无论是经济规模、开放程度、产业结构还是城市发展水平、区域化水平,应该说都具备了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
在他看来,到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基本建成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基本确立,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位居全球湾区榜首。
世界一流之路挑战重重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发展前景广阔。然而相对于世界三大湾区百余年的历史经验和产业资源沉淀,粤港澳大湾区距离世界舞台中心还有一段漫长之旅、挑战重重。
“粤港澳的文化、语言相通,有认同感。同时这个区域优质生活圈已经初具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在逐步完善,无论是辐射国际、国内的通道还是区域内的通道,都在努力推进之中。”张晓强表示,“但与世界三大湾区对比,粤港澳大湾区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和问题。”
从运行机制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有着明显不同。世界的三大湾区都是一国一制,在同一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下进行,由此形成的产业比较单一,东京湾区定位为产业湾,纽约为金融湾,旧金山湾区是科技湾。
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制度特点,使其形成了多产业、多品种的格局,特别是经济特区等行政区划和自由贸易行政区、自由港等经济区域叠加,以科技创新、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复合了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三大功能。
犹如硬币的两面,“一国两制”下,粤港澳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使得这个区域的人、物、资金等流动还是有一定的限制和制约。
“地区之间在理念认知和行动上,坦率来讲也是有差异的。对构建紧密型经济体的相关设想和举措,有时存在内地热、香港冷的现象。在一些特定领域,还有一些竞合关系的把握。”张晓强说。
从区域竞争方面来讲,粤港澳内部在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和资源错配现象。其中,香港经济增长缺乏持续稳固支撑,澳门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发展资源有限,珠三角九市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以港口为例,湾区内港口群有多个主体,它们分属于招商局港口、盐田港集团、广州港集团、广东省航运集团、珠海港控股集团、东莞港务集团、汕头港务集团、茂名港集团、惠州港务集团和中山港航集团,基本上形成了“一城一港”的状况。在这种建设模式下,区域港口出现了同质化竞争激烈、公共资源配置不优等问题,港口大而不强,现代港口物流、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
着眼于此,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相关议案,希望加强两区九市的统筹协调。
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坦率来讲,在创新方面,广东和上海、北京相比是有差距的,湾区里面创新合作还不太紧密,创新资源没有能够高效地共建共享。”张晓强说。
创新要素不足,集中体现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500强企业数量仅有17家,不仅少于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与东京湾区60家500强企业更是相差甚远。
另外,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比重偏低,与美国、日本高等教育人口比重差距较大,湾区4所世界100强大学都集中在香港,内地城市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仍需提高。
实践证明,粤港澳大湾区世界城市群的发展不完全是硬件的发展,还包括很多体制机制的改革和规则的制定。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湾区,需要政府、企业等各方立足中国国情并不断向世界著名湾区“取经”,最终形成中国方案。
以改革谱写世界湾区蓝图
探索“中国方案”的起点,聚焦于改革二字。“要实现世界一流湾区这一发展的愿景或者目标,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来推动,更有效地创造要素流通的有利环境。”张晓强表示。
首先,深化改革的目标指向湾区运行机制。
陈广汉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的最大特点是“一国两制”。这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既不同于国际区域合作,也不同于国内省际区域合作。实践表明,经济体制的差异性可以在区域合作中产生制度互补收益,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优势,需要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同时,制度差异性也会在区域合作中产生制度摩擦与成本,因此需要学会善用“两制”之利。
具体而言,一是在服务业的开放和人流、物流、资金及信息自由流动方面先行先试。二是以跨境边界区和自贸区为突破口,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建设新模式。在港深交接的河套地区建立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在澳门和珠海交界的横琴自贸区按照“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的原则,落实分线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叠加优势,推动珠三角与港澳体制机制对接。
其次,改革重在优势互补基础上深化分工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有不同的资源优势与功能定位,协同互补的空间巨大。深圳最鲜明的是科技创新产业,香港最突出的是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业,广州是区域制造业中心和科教中心,佛山、东莞等城市的制造业实力也非常雄厚,这种差异形成了湾区产业融合和互动合作的良好基础。
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提出,三地政府应制定协调统一的区域经济发展方案和配套政策,整合各方产业优势,以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撑起以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推动整个湾区形成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事实上,瞄准这一目标,中央央企按照顶层设计方案的规划要求,成为引领湾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军。结合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的特色与优势,中国电信于2018年10月在深圳开通5G基站。试点区域以深圳软件产业基地为中心,覆盖双创园、科技生态园、深圳大学校区和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在深圳的孵化基地等区域,聚集大量高新科技企业。
为融入湾区建设、推动华润高质量发展,华润集团将围绕大消费、大健康、城市建设与运营、能源服务、金融与科技五大业务领域加快布局新产业,推动转型创新。
再次,以产、学、研、企的深度合作为主要载体,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
世界著名湾区无一例外拥有优美的海洋自然环境和世界一流的科技创新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陈广汉教授认为,应当以香港科技园和珠三角九市国家科技园为依托,建设环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带。
辜胜阻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区域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要发挥市场机制在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提高湾区内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要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深港科技走廊、广佛科技走廊和珠澳科技走廊为主要抓手,加快形成一批特色科技创新产业园和支撑性的科技产业带,打造大湾区创新要素、产业要素汇聚的高地,增强对区域创新的服务和辐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