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是现代产业链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现代产业链发展的牵引力量,是现代产业链“链长”的主体力量。因此,国企要努力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规模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等,聚焦现代产业发展目标、产业体系建设、产业持续增长、产业安全发展等,强化自我发展能力、产业掌控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现代产业链“链长”的核心能力,进一步增强现代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确保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积极力量。
聚焦现代产业发展目标 提升“链长”企业自我发展能力
要牢牢把握自身职责定位和主责主业,聚焦现代产业目标,把握现代产业发展方向,努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依靠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施展拳脚,善于延伸技术、管理和标准,提升现代产业影响力、带动力和控制力,赢得并巩固现代产业链“链长”地位。
一是突出国家战略需求。要把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紧紧围绕科技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面向世界经济主战场,牢牢把握现代产业发展重大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战略重点,发挥技术密集、人才密集和资金密集等资源优势,积极承担事关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和公共服务的重大科技项目,强健现代产业根基,积极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中赢得现代产业链“链长”地位。
二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尊重市场主体地位,发挥市场经济主战场的主力军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发展规律,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和资源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巩固和加强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等先发优势,协调政产学研用的市场主体利益诉求,广泛汇聚资源要素,加快形成产业链竞争新优势,带动产业链整体发展。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科学统筹好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资金保障、制度环境等各类要素,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核心圈”,产业发展“朋友圈”,产业升级“辐射圈”。
三是热情拥抱数字时代。要加快拓展数字经济新空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动能,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适应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要求,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有效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协同机制作用,扎实推进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基于人工智能的新业态、新模式,压缩产业链技术、知识交流的时空距离。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打造绿色产业链,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四是推动服务体系建设。要依托现有供应链产业链管理体系,探索升级打造可供上下游企业产品交易、技术交流的产业链共性服务平台,降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运营成本。灵活运用供应链金融手段,用好产业基金、专项基金和政策性贷款等,有效发挥资源整合、融资支持、机制盘活的作用,及时“输血”稳定现代产业链。
聚焦现代产业体系重点 提升“链长”企业产业掌控能力
要牢牢把握畅通国民经济总体要求,聚焦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突出培育核心企业、利用好国际资源,努力提升现代产业掌握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韧性。
一是着力优化资源配置。要聚焦产业链重点领域,加大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和推动各类生产要素高效流动,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要机遇,利用推进西部大开发、推动东北振兴、开创中部地区崛起和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等有利时机,依托现有基础推动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园区,吸引聚集各类优质企业,打造具有世界水平的现代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活力。结合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部署,发挥产业主导力量,牵头发起成立产业联盟,推动产业合理布局,积极协调会商产业链相关企业,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促进产业链深度融合交流、资源共享共建、优势能力互补,形成产业链有序竞合新格局。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协同互动、高效配置,促进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支持现代金融机构通过资本纽带构建现代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互动的产业生态,加快建设多层次产业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
二是强化产业自主可控。要高度关注现代产业链各环节企业的重要作用,严格把控现代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等资源优势,建立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建立规范的现代产业链任务分工协调机制,健全完善的现代产业链合作机制,建立合理的现代产业链共享机制,推动现代产业链上下游贯通、左右协调,努力实现现代产业链自主可控。重点关注现代产业链间接企业发展,围绕现代产业链关键原材料、技术和产品等,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战略资源物资保障和技术储备,提高现代产业链极限生存能力。
三是突出培育核心企业。要突出现代产业链核心企业培育,提升现代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和关键产品供给能力,按照现代产业链总体目标分解具体任务和重点指标,与现代产业链核心企业建立平等的沟通对话机制,促进现代产业链上下游围绕目标协同开展工作,促进现代产业链融合发展。系统布局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围绕技术、产品、服务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要材料等制约现代产业链发展的关键资源,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清除“僵尸企业”,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实现现代产业链企业整体发展。
四是积极利用国际资源。要引领现代产业链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完善面向全球的生产服务和资源利用网络,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推进与周边国家现代产业链供应链纵深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产业链合作多元化格局,带动现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出海,推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在合作共赢中提升我国现代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积极利用国际技术、市场和品牌等优势资源,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合作中增强全球竞争力,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
聚焦现代产业持续增长 提升“链长”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作为“头号任务”,强化顶层设计,明确重点任务,深耕科技创新领域,依托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链发展。
一是推进源头技术供给。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加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推动现代产业链上下游合力创新,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接,以基础研究突破带动引领性原创成果、关键核心技术、战略性技术产品的重大突破,强化新思想、新原理、新知识、新方法的源头储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迈向现代产业链价值高端,牢牢掌握产业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通过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创办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突破组织边界、地域边界、技术边界等限制,实现链合创新和竞合创新良性互动,着力提升我国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锻造产业“长板”技术和“撒手锏”技术,推动我国产业发展迈向全球现代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二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要勇于面对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新冠肺炎疫情给现代产业链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等外界环境变化,积极识变、主动求变、科学应变,努力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步伐,加速推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着力攻克制约现代产业链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和前沿技术,充分用好新科技浪潮“科技红利”,打通现代产业链堵点,把科技力量转化为经济和产业竞争优势,补齐产业技术“短板”,主动融入全球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推进产业协同创新。要坚持系统思维,紧紧围绕现代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现代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促进创新单体横向协作创新,打破“一家独大”的创新模式,树立“一盘棋”的创新思想,建立协同创新的组织体系,打破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创新网络壁垒、无形资产壁垒和管理壁垒等,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科技创新格局,建设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协同创新关系,以集成创新带动单体创新,以单体创新推动集成创新,实现现代产业链的重点突破,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四是推动创新生态建设。要发挥“龙头”的牵引作用,瞄准重大设备、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核心软件等影响现代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和载体,努力构建技术创新生态,助力创新生态体系的成员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提升标准制定和规则设计能力,完善交易结构和利益关系,主动引领,促进创新协同化、生产网络化、平台生态化,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持续发展活力的技术创新生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提升市场主体的创新积极性。营造安全规范、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发展环境,支持新模式新业态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聚焦现代产业安全发展 提升“链长”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要发挥产业牵引作用,防范产业外移风险、投资风险、虚化风险和断供风险,采取措施有效应对和控制各种风险,化危为机,保障产业链安全。
一是防范产业外移风险。要发挥内需重要市场的主体作用,坚决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扩大有效投资,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面向国内市场培育更多具有进口替代功能的企业,降低产业外移风险,推动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提供精准、普惠金融服务,不断增强内需体系的动力和韧性。
二是防范产业投资风险。要加快构建海外利益保护和风险预警防范体系,深入研究和运用好相关国际规则,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合作,积极有效开拓国际市场,切实统筹好境外风险防范和高质量“走出去”的关系,不断提升复杂条件下国际化的经营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现代产业链并购行为,克服盲目并购的冲动,严格落实经营决策程序,准确把握并购前尽职调查、风险评估等工作重点,深入做好合规管理、应急预案制定等各项工作,提高决策质量、防止无效并购,实现高质量并购的产业目标。
三是防范产业虚化风险。要坚定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在产业导向上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在增长导向上以占据现代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为主,加快打造集聚经济、开放经济、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推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业态创新,更加注重生产要素之间的匹配与互动,促进更多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融入实体经济,实现“实”与“虚”的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推动实体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是防范产业断供风险。要实施重要产品和供应渠道多元化战略,利用好国家和地区经济技术和贸易结构差异等,持续深化相关企业经贸往来和全方位合作工作,深度绑定经济利益促进技术合作,备份重要产品和主要供应渠道,充分发挥我国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新高地作用,积极有效开展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国际合作,提升现代产业链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