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修到哪里,攀钢钢轨就要铺到哪里。”这是攀钢广大钢轨研发生产销售人员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陶功明,就是攀钢钢轨轧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专家。迄今,他已经获得授权专利140多项。这些专利技术对提升钢轨质量、创造效益、降低岗位劳动强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贡献突出,他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务院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前不久,陶功明再获殊荣,获评“凯发k8娱乐科学家”。他百感交集地说:“这是企业对基层科技工作者的最高奖励。科研之路荆棘丛生,只有追求真理、敢为人先、勇于挑战、潜心研究,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攀钢,正是因为有一群像陶功明这样的基层科技工作者,才使攀钢钢轨从攀枝花的大山深处走出,纵横神州、联通世界。
敢为人先,打造破解钢轨轧制难题的“万能钥匙”
1975年,攀钢生产的第一支普轨下线。那一年,家住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陶家湾村的陶功明刚满5岁。邻里乡亲都不会想到,这个不起眼的男娃子长大后会走出陶家湾村,成为享誉中国钢轨轧制领域的专家。
然而,陶功明的成功之路并非坦途。
1992年,陶功明从重庆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攀钢钒轨梁厂。按照该厂人才培训机制,新入厂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到基层一线锻炼。当时的轨梁厂,拆装设备都需要人工用大锤作业。陶功明每天和一线职工一起抡大锤,一天下来,在家经常务农的他也累得手臂酸痛,连筷子都握不住。这段日子成为陶功明终生难忘的记忆,也成为他后来执着创新的源动力。
“能用计算机干的,坚决不用人工操作。”陶功明暗下决心。当轨梁厂安排他跟着师傅学习孔型设计时,他没有接受传统的人工绘图设计方式,而是利用自学的计算机知识编制了一套孔型绘图和孔型分析程序,孔型设计时间从30天缩短到20天,很多产品还实现一次轧制成功,而此前,最少需要3次、最多需要10次。
陶功明敢为人先的创新之举,结束了攀钢人工绘制孔型设计图纸的历史,型钢、钢轨等产品的孔型设计技术跨入国内先进行列。27岁的陶功明“一战成名”,同时他也深刻体会到计算机的强大,开始涉猎仿真轧制技术。
每开发一个新产品,试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试轧失败,一次要损失50万元以上。因此,提高试轧成功率是全行业的共同目标。仿真轧制技术正是提高试轧成功率的首选技术。然而,国内同行只具备单道次仿真分析能力,轧制力误差达到15%至20%。
攻坚仿真轧制技术,陶功明下了一番苦功夫。在中学和大学,陶功明学习的都是俄语,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而仿真轧制技术的学术内容和操作界面大多是英文,他虽然靠着一本《英汉词典》踏进了仿真轧制技术的门槛儿,但始终不得要领。一个偶然的机会,陶功明得知,与攀钢开展合作的某高校有仿真轧制技术。他请轨梁厂相关领导在合作合同里加了一条“请高校老师传授仿真轧制技术”的附加条款。通过不断学习,陶功明逐步掌握了仿真轧制技术要领,并应用到生产实践当中。
只有敢为人先,才能奔赴星辰大海、拥抱春暖花开。从此,陶功明带领团队成员与仿真轧制技术硬磕了十几年,先后开发出攀钢钢轨全过程连续仿真轧制软件1.0版、2.0版和3.0版,可以完成从钢坯到成品的自动连续仿真,其分析结果与现场实际结果相比,轧制力误差仅为5%至10%。由此,该项技术成为攀钢破解钢轨轧制难题的“万能钥匙”。
勇于挑战,助力中国结束不能生产高速钢轨的历史
陶功明与高速钢轨结缘,始于原中国铁道部交给攀钢的一项重任。
1999年,正值中国铁路大提速时期,但由于国产道岔轨无法满足火车高速运行带来的冲击和震荡,不得不高价从国外进口。原中国铁道部在国内寻找高速道岔轨生产厂家。没有高速道岔轨生产经验的攀钢毅然接下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担此重任的,正是年仅29岁的陶功明。
试轧时,人们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初轧成型的道岔轨从轧机出来就倒地,始终进不去下一个道次。陶功明认为这是轧件重心不稳造成的,而团队其他人都不认同。最终,原轨梁厂总工程师陈亚平拍板,采纳了陶功明的方案。“团队里所有人都反对我的意见,我的心也不落底。”陶功明说,因为压力过大,试轧前一天晚上,他梦见轧制道岔轨的950轧机轧辊突然断了……从梦中惊醒,他的汗水已湿透了衣衫。
实践结果却给陶功明吃了颗“定心丸”——高速道岔轨一次试轧成功,提前11天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高速道岔轨的成功,增强了攀钢向高速钢轨领域进军的信心。2000年,陶功明带领他的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发出高速钢轨,单是用卡尺和样板人工搜集高速钢轨轧制数据就达到1000余组、20000多个。
“钢轨是有生命的,需要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拿出足够的热爱去呵护它。同时,钢轨也是有个性的,需要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驯服它。”随后几年,陶功明和团队成员在高压和质疑声中,突破了一道道高速钢轨轧制难关,助力攀钢成功开发出时速200公里、250公里、300公里、350公里系列高速钢轨,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高速钢轨的历史。
潜心研究,让百米钢轨尺寸控制精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按照攀钢对钢轨“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的要求,陶功明潜心研究,开发出的每项技术,都是为“未来”而准备。
2004年,攀钢建成国内首条、全世界第三条七连轧生产线——“万能二线”,主要生产百米钢轨。然而,钢轨越长,从端头到端尾的尺寸控制就越难。放眼全球,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百米钢轨从头到尾的尺寸100%一致。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之人。”陶功明利用自己之前的技术储备,并结合到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取经”,最终拿出一套控制百米钢轨尺寸波动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应用后,使攀钢百米钢轨尺寸控制精度优于世界一流企业生产的钢轨,完全满足我国试验时速486.1公里高速铁路要求,为我国高铁“走出去”贡献了“攀钢力量”。今年10月2日正式启用的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标志性成果、东南亚首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雅万高铁”全线采用的正是攀钢生产的百米钢轨。
获得巨大成功后,陶功明并未停下潜心研究的步伐。近10年间,他带领团队成员开发的钢轨断面规格在线自动调整、钢轨残余应力消除、智能工艺设计平台等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攀钢钢轨新产品研发效率和品质,有效降低了一线操作职工的劳动强度。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还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他与钢轨的故事走进了大型工业纪录片《钢铁脊梁》、中央电视台《人物·故事》等栏目。
“科研的难,难在从无到有,要把一个‘异想天开’的点子变成现实,还考量着决策者的战略眼光和育人精神。”陶功明说自己是幸运的,轨梁厂的良好科研环境激发出他不竭的创新动力。“无论多少年过去,我都不会忘记轨梁厂历任领导给予我的帮助,也不会忘记朱华林、朱军、吴郭贤、杨伟等团队成员给予我的支持。”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陶功明表示,未来,他将继续以发展的思维,在钢轨生产工艺模型优化、工序基础原理研究等方面持续攻关,探索开发出远高于现标准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用实际行动擦亮凯发k8娱乐钢轨品牌。